和我们一起放飞理想吧!
  • 本栏最新文章
摄影专辑AD
  • 本栏推荐文章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实习就业 > 求职技巧

应对“最难就业季” 大学党委书记谈成功经验

时间:2013-06-25    作者:钟慧    来源:    点击:

 

  面对“最难就业季”,桂林理工大学在6月中旬签约率达到75.8%,目标是最终完成90%。这样的成绩在广西乃至全国的地方性大学中,都属于成功的案例。
 
  桂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学洪告诉记者,桂林理工大学连续12年被评为“全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”,这在广西非常罕见,体现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。
 
  然而,今年桂林理工大学与许多地方性大学一样,面临严峻的形势。一方面,毕业生增幅为12%,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年最高;另一方面,受经济形势影响,企业招聘人数减少。
 
  张学洪说,桂林理工大学这样的地方性大学,不同于名牌大学,许多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地区,就业条件相对较差。因此,桂林理工大学受到“最难就业季”的影响更大,也更具有代表性。

 
  虽然这样,但在良好的应对下,桂林理工大学在6月中旬就达到75.8%的签约率。据张学洪介绍,主要有以下四条成功经验。
 
  第一,落实就业“一把手工程”。书记、校长、院长等各级学校领导作为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狠抓就业工作。同时,根据就业情况进行“顶层设计”,学校对于社会需求不够的专业进行削减,将学生就业与专业教学、课程体系密切结合。
 
  第二,强化专业教师就业主导地位。桂林理工大学在广西率先推出专业教师参与就业工作的“双指导”方案。让专业教师负责指导与推荐学生就业,将教师业绩与学生就业率挂钩。
 
  由于教师自身人脉、经验都更加丰富,桂林理工大学这一创新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。研究“绿色建材”的陈平教授,由于和企业关系密切,两年内推荐就业的毕业生就达到37人,并且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。
 
  第三,加强就业信息化水平,发挥“就业工作网络平台”的作用。作为广西设计最早的校级网络就业平台,能够极大加强学生寻找工作的效率。今年桂林理工大学通过该网络平台,已经向2013届毕业生发布1100多家单位的需求信息,提供岗位数近2.3万个。
 
  最后,根据今年的特殊情况,桂林理工大学制订了多个帮助困难学生就业的方案。对求职中遇到经济困难的毕业生,学校给予路费补助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援助。目前200多名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已经得到求职资助。同时,学校对求职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与培训。
 
  张学洪说,毕业生就业应该是大学工作的重中之重,因为就业不仅牵涉到社会稳定,更牵涉到每个家庭的稳定。但同时,他也希望毕业生要适当降低自身的期望值,把对工作的期望与社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。
 
 

 

(责任编辑:钟慧)


上一篇:提升面试成功率技巧
下一篇:大学生就业被骗百万 媒体揭三大求职骗术